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>
刘聪展
文章来源:粒子天体中心 2023-02-16
】 【 】 【

  2001年,刚大学毕业的他被同学称呼为“老刘”,不只因他不修边幅面相显老,也因为他不善言辞显得少年老成。如今,他年龄翻倍,身边的同事更多的是直呼其名,也有称呼他“组长”、“刘总”、“刘主任”、“刘书记”的,反映出承担了更多的责任,这些责任也反映在他日渐增多的白头发上。 

  1997年秋,这个从没出过远门儿的农村男孩儿,在绿皮火车上咣当了12个小时后来到大北京,彼时的清华大学周边也是“农村”,之后十来年,在这园子里一口气完成了本硕博连读,博后以及第一份工作。2001年前后,“老刘”听了李惕碚院士关于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项目的报告,这属于他本科专业与天文学交叉的粒子天体物理学科,当时这个领域开展卫星实验在国内还是空白,与国际水平差距巨大。“为什么不去做这样酷的事情呢?”,年轻的“老刘”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,从此满怀热情走向了粒子天体物理前沿实验这个领域。 

  2011年初,因工作需要,刘聪展调动到高能所工作,担任慧眼卫星高能望远镜主任设计师,全面负责高能望远镜的设计和研制。是年“老刘”31岁,还算个年轻人,从头组建团队干空间项目,而且还是这个领域我国的首次,如果干砸了,那么多前辈们前前后后多年的努力就白费了,他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。六年后,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,卫星载荷总师卢方军研究员称其为“白手功成”,那是后话了。 

  慧眼卫星高能望远镜要用到一种大面积易潮解的复合晶体探测器,美国厂商听说是用在空间项目上,虽经多次沟通,美方明确知道这只是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,但也断然拒绝了采购申请,这逼迫刘聪展彻底放下幻想,下定决心带领年轻团队搞自主研发。就这样,一边是空间项目“后墙不倒”的节点要求,一边是国产探测器性能迟迟达不到指标要求的煎熬。屡败屡战,经过两年半的努力,终于做出来了!几年后在项目成果鉴定会上,专家们给出的评语是“项目技术复杂度很高,难度很大,创新性强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,关键技术自主可控,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”。如今慧眼卫星已在轨运行近6年了,状态仍然良好,还在不断带来惊喜。 

在发射前夕与卫星合影(左一) 

  2017年6月15日,慧眼卫星成功入轨后,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,刘聪展作为项目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转去参与领导我国第一个,也是北半球唯一一个高海拔高灵敏的原初引力波实验项目AliCPT-1。又是一个“国内第一”,科学研究对象从具体的致密天体转变为宇宙起源大图景,这又一次让不再年轻的“老刘”感到很酷,在离开酒泉发射基地时还专门写了一首小诗表达豪迈的心情: 

  斜月三星山,弱水分两边。  

  千年不回头,润泽成居延。  

  自古戍边镇,常年起烽烟。  

  号角声远逝,早已换人间。  

  西南绿洲处,基地赛江南。  

  肇始东方红,稳步勤登攀。  

  已射八十一,今朝送慧眼。  

  回首造星路,道长且多艰。  

  幸有虎贲将,克难笑谈间。 

  重装上阿里,战马不卸鞍。 

在西藏阿里考察备选台址(左二) 

  AliCPT-1项目并不容易,几乎所有的同类项目都垄断在美国研究机构手中。这是一个位于海拔5250米的国际最高的引力波探测实验;这是我国第一次开展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,一切从零开始;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慧眼卫星的全新领域;这是一个时刻面临高原反应、国内技术基础极其薄弱、国际环境多变等多方难题的项目。刘聪展带领技术团队经过5年努力完成了观测站及实验各系统的建设和研制,预计今年将正式投入科学运行。同时他领导团队,开展了多项研究,取得了阶段性进展,为我国在该领域未来自主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。 

低温超导探测器测试 

  “基础研究大科学装置是取得原创重大成果的利器,但通常难度大周期长,需要年轻科学家不计名利、潜心研究,着眼大局、甘坐冷板凳。打造与我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天文实验,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”,这是刘聪展的梦想,他如是说,也在如是做。 

地址:北京市918信箱 邮编:100049 电话:86-10-88235008 Email:ihep@ihep.ac.cn
备案序号: 京ICP备05002790号-1文保网安备案号: 110402500050
Baidu
map